核心答案:当老赖将财产转移给亲戚时,债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撤销转移行为,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,以追回债务。
具体应对步骤与法律依据
申请财产保全
债权人可立即向法院申请冻结老赖及其亲属名下的财产(如银行账户、房产等),防止进一步转移。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03条,法院可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追踪财产线索并采取保全措施。
行使撤销权
若老赖通过无偿转让、不合理低价交易或虚假离婚转移财产,债权人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538条、539条,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行为。例如:
无偿转让(如赠与):直接申请撤销,无需证明亲属是否知情。
低价交易(如50万车辆以10万卖出):需证明交易价格明显不合理且影响债权实现。
撤销权行使期限:自发现转移行为起1年内,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5年。
提起诉讼并调查财产转移证据
收集银行流水、交易合同、财产变更记录等证据,证明转移行为的非法性。
若亲属明知债务存在仍接受转移,可主张恶意串通,使转移行为无效。
申请强制执行恢复财产
撤销权胜诉后,被转移财产将恢复至老赖名下,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以清偿债务。
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
关键法条:
《民法典》第538条(无偿转让)、第539条(不合理交易)赋予债权人撤销权;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03条支持财产保全。
费用承担: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。
刑事责任:若转移财产情节严重(如拒不执行判决),可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。
相关实体延伸
若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程序,可参考《民法典》第538条、诉前保全申请流程或撤销权行使期限。